刘智勇副教授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发表论文

稿件来源:城市水务团队 发布人:殷敏 发布日期:2020-07-09
  近日,拉斯维加斯官网刘智勇副教授与四川大学陈磊研究员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合作,以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Leaf senescence exhibits stronger climatic responses during warm than during cold autumns”的论文(Article长文形式),揭示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植被秋季物候变化——叶片衰老的响应机制。《Nature Climate Change》是国际权威学术刊物《Nature》的子刊,影响因子为20。

image 182

 

 该研究基于过去60余年的50多万条秋季物候数据进行。研究人员发现与 “冷秋”相比,“暖秋”时叶片衰老表现出更强的气候响应、更高的物候可塑性,揭示了秋季物候对气候响应的非线性模式。另外,“暖秋”时叶片衰老时间的推迟主要是夜间温度升高所导致。而白天温度升高,尤其是在“暖秋”时,会引起干旱胁迫,从而导致秋季叶衰老提前。

 
image 183
 
 

   以上这些发现加深了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秋季物候变化复杂性的理解,也对开发新的植被模型来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有一定的帮助。

 

 《Nature Climate Change》同期还发表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Yao Zhang等完成的题为“Light limitation regulates the response of autumn terrestrial carbon uptake to warming”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光照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对光合碳同化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该期刊同期配发了题为“Autumn greening in a warming climate”的评论文章,对以上两篇研究论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点评。两项独立的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可以改变秋季物候,温度升高延缓了秋季叶片的衰老,这意味着植被休眠期缩短。休眠期缩短可能消弱植被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这对生态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植被遇到极端气候(干旱、高温和霜冻等)时会更加脆弱。

 
image 184